銑背不穿
銑背深度一般控制在1.5±0.5mm范圍內,以書帖最里頁銑透為準。只有將書帖銑透了,才能讓每頁書頁與熱熔膠進行充分粘合,這是上膠的基礎。
拉槽深度和間距控制不準
書夾銑背后,為增加書頁與熱熔膠的接觸面,通常會對書背進行拉槽處理(俗稱“開槽”)。一般來說,拉槽深度(如圖2)控制在1.5±0.5mm范圍內,具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可視情況適當調整。
要確保優(yōu)良的粘合效果,拉槽間距(俗稱“拉槽稀密”,如圖2)也很重要,如果拉槽太稀,膠粘強度不夠高;如果拉槽太密,書頁容易打壞,不僅影響書本膠粘強度,還有可能影響書背平整度,拉槽間距一般控制在5~7mm為佳。
國標對槽孔寬度(如圖2)也有要求,要求控制在0.8~1.5mm范圍內,因每家設備廠商的設備設計不一,造成槽孔寬度也不一,如因設計問題達不到此要求的話,應以設備廠商規(guī)定的參數為準。
拉槽深度、拉槽間距和槽孔寬度調節(jié)好之后,還應注意一個關鍵點,即調節(jié)好刷毛機構,應讓刷毛輪將書背槽孔內的紙毛全部刷掉,為上膠提供基礎和方便,否則槽孔內帶紙毛上膠(如圖3)容易導致熱熔膠粘合強度不高或不達標。很多時候,機臺人員往往忽視刷毛機構的檢查和調試,這點必須引起重視。
上膠深度和膠層厚度控制不準
上膠深度是指熱熔膠進入書背槽孔內的深度,這個深度應以槽孔內全部進膠為調節(jié)標準?,F(xiàn)在膠裝聯(lián)動線一般有兩組背膠機構,每組背膠機構又有兩個上膠輪,通過調節(jié)上膠輪高度和刮膠板與上膠輪之間的間隙,可使熱熔膠充分擠進槽孔內。在熱熔膠充分擠進槽孔的前提下,書背膠層厚度應控制在1.0±0.2mm為宜。
平時操作過程中,我們應加強過程檢驗,用刀片將上膠后的書本從中間割開,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膠深度和膠層厚度,如有偏差,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機調節(jié)。雖然不同設備的上膠機構有所不同,但槽孔內均應擠滿熱熔膠,且書背膠層厚度應均勻、無孔洞,側膠寬度一般按3.0~6.0mm進行調節(jié)。
壓痕線控制不準
現(xiàn)代膠裝聯(lián)動線一般帶有4個壓痕輪對封面進行壓痕,其中的翻閱線起著翻書時便于打開封面的作用,一般寬度設置在6.0~8.0mm為宜(如圖4)。由于設計因素,不同設備廠商的壓痕寬窄可能設計不一,如固定不能調節(jié)的,應控制好側膠寬度,按設備廠商設計的參數進行調節(jié)。
圖4 壓痕線寬度示意圖
壓痕機構除了注意壓痕寬度調節(jié)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設置,即壓痕力度(或者稱之為“壓痕深度”),調節(jié)時應以封面正反不爆裂為依據,在封面紙不爆裂的前提下可適當壓重或壓深一點,從而有效避免露膠根情況發(fā)生。
托實成型機構調節(jié)不準
上封機構將封面與內文粘合后,需通過托實成型機構進行托實、夾緊和定型。托塔上托的距離和夾板夾緊的力度需根據不同產品進行調節(jié),原則上定型后的書背應膠滿平整、棱線分明,封面和封底側膠粘合牢固。
膠溫控制不準
熱熔膠溫度控制十分重要,溫度過低或過高,熱熔膠性能均不能充分發(fā)揮出來。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熱熔膠大部分為EVA熱熔膠,一般情況下EVA熱熔膠的背膠溫度控制在160~180℃左右,側膠溫度控制在130~150℃左右。不同品牌的熱熔膠使用溫度要求可能有所不同,使用時應以廠家要求的使用溫度為準。使用溫度狀態(tài)下膠液滯留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,以防老化,影響膠粘效果。
綜上所述,導致無線膠訂露膠根的原因很多,平時操作過程中,機臺人員應嚴格按照設備參數和說明書進行調節(jié),勤于抽樣檢查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問題,不忽視細節(jié)對產品質量的影響,培育工匠精神,精益求精,把印刷品當工藝品生產,不斷提升印刷品質量,以滿足市場對書刊裝訂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。
電話:0538-2966666 地址:山東省東平縣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